日前,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发布了“2023中国户外运动精品骑行路线”。此次发布的路线共10条,分布在北京、山西、内蒙古、浙江、湖北、广东、四川、青海、海南、云南十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骑遇增城 骑乐无穷”增城区绿道骑行路线(下称“增城路线”)为其中一条,是广东省唯一入选路线。
增城路线全长350公里,主要途经荔新路、增派路、增正路、荔景大道、增江河两岸等旅游大道,连接增江画廊、莲塘春色、何仙姑景区、白水仙瀑、湖心岛、荔湖湿地、新塘瓜岭村等景区景点,是南北贯穿、环山绕水的休闲健身绿道网络。
绿道是增城发展的“生态名片”和“绿色动脉”。近年来,增城大力推进绿道建设及升级改造,注重建管并重,将绿道建设作为生态环境和营商环境打造的重要抓手,打造成为市民休闲健身、游客观光旅游、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发展之道。如今,绿道蜿蜒穿梭在增城的城区、乡村、田园、景点之间,如同舞动的“飘带”,串联、编织,勾勒出一幅山水林田湖交相辉映的美丽生态画卷,不断推动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往更加健康活力的方向发展。
骑行增城
领略生态文化魅力
体验城市自然生态之美,品读历史遗迹和生动诗篇。当市民游客游弋在增城路线的过程中,不仅能沿途观赏到如诗如画的增江画廊、水光潋滟的荔湖湿地、仙气缭绕白水仙瀑等壮丽景色,观览清献园、何仙姑家庙、报德祠等历史人文景区,还能在北部生态区入住风格独特的乡村民宿,或享受温泉带来的身心舒缓和放松。
作为广东绿道的首创地,增城绿道的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建设了国内最美、最长、最安全、穿越景区(点)最多的绿道网。增城借鉴了国外绿道网规划建设先进理念,围绕“幸福市民、快乐游客、致富农民”的宗旨,以尊重自然、因地制宜为原则,大力整治“路边、山边、水边、村边”环境,保持“原生态、原产权、原居民、原民俗”,形成总体布局为“一轴二道四线多节点”的自行车道绿色穿梭长廊。碧道是滨水绿道的升级版,增城在原有绿道以及黑臭水体治理成果的基础上,高水平规划碧道建设,贯通水岸空间,完善便民设施,实现碧道、绿道、缓跑径、古驿道等互联互通。
目前,增城全区共建设绿道602公里,碧道174公里,这些生态廊道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和全面整治城乡环境相结合,进一步丰富了城乡内涵,优化了乡村风貌,营造“道在景中、人在画中”的生态休闲景致,为市民、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游憩环境和交流空间,丰富了城乡居民生活。
以绿为墨
绘就村美民富产业旺画卷
绿道建设不仅为当地市民带来了美景,也为他们带来了“商机”。每逢周末或节假日青山绿水包围之间的荔城街莲塘村便迎来不少游客,大家尽情享受假期带来的惬意、休闲换了的时光。莲塘村村民在绿道旅游的带动下吃上了“旅游饭”,致富路越走越宽,“钱袋子”也比以前鼓了。
增城以绿道建设及周边生态环境改善为契机,淘汰环境污染大、经济效益低的企业,围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将山光水色、田园风光和农家风貌融入其中,将优质生态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将城市、景点特别是农村居民点联结起来,将城市游客带入农村,促进闲置村屋向农家旅舍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旅游业转移,丰富农村经济发展层次,形成了产业关联性强、综合效益高的旅游业发展模式。同时,鼓励村民围绕绿道开设绿道驿站、农家乐、特色农产品市场,盘活农村潜在资源,加速农产品流通,通过绿道网的科学规划建设,全区旅游人数和收入水平大幅提升,直接带动农民创业就业、增收致富,推动增城乡村休闲旅游发展。
此外,增城还积极探索绿道运营管理新模式,举办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引导和规范企业参与以自行车、驿站、赏花点为重点的绿道运营服务项目,扶持社会力量参与绿道运营,增强绿道活力。各镇街在绿道范围组织多个慢跑、登山、文化旅游等户外特色活动。充分利用中国森林旅游节增城分会场举行挂绿湖徒步、白水寨森林登山节等系列活动,把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作为促进林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弘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同时,借助分会场系列活动,让更多的市民群众亲近自然,感受森林、绿道旅游的魅力,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撰文】张晓晨
通讯员 增城融媒
【作者】 张晓晨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